記得剛剛出品“山茶籽油茶樹精油護足霜”的時候,有朋友問護足霜可不可以搽上手?搽上面?我們就很認真的解釋,就由皮膚結構、皮膚需要、腳底皮膚結構的不同等等講起,到解釋護足霜的成份,包括護膚級山茶籽油的高滲透性、茶樹精油的功能等等,都說了一通自己的分析、道理。最後告訴她結論,不單止可上手,可上面,亦可應用在其他地方如手肘等你認為有需要用上她的功效的地方。
近期出品的“山茶花籽香茅精油紫草霜”,這次單從名字看不出應用部位,估計問題是:紫草霜怎樣用?大概大家都很習慣用“接收模式”吸收資訊,希望由別人告知答案,其實答案都在成份中,而我們都會將產品所有成份的中英文印在包裝盒上。
我們經常被一個很基本的邏輯問題困擾,既然人的全身皮膚結構(除了腳底)基本是一致,除了有厚薄之別外,沒太大不同,又既然護膚品成份目錄並沒有以人的不同位置劃分使用,都是以“護膚”為目的,為何含有茶樹精油成份、產品名字叫“護足霜”的產品,就不能用在臉上、手臂上、屁股上?當然可以有一堆十分專業的原因,只是我們始終沒聽懂。
我們的理念、邏輯始終如一,就是希望利用護膚級山茶籽油的高滲透性,搭載其他帶有功能性、針對性的成份,將山茶籽油自身營養如高油酸,與其他成份的功能,盡可能有效地送進有需要的皮膚,發揮應有的效果。
硬要將“紫草霜”與“護足霜”區分,那好吧!一枝手,一枝腳!她們的關係就是”手足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