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張照片,是油茶基地煉山的時候拍下的。工人雙手合十,唸唸有詞,祈求順遂。
在種植山茶樹、做山茶油之前,沒想過種一棵樹原來這麼複雜。找地如找風水寶、看東西南北、看人臉色,種地要看天色。
種下去之前,要看平臺有沒有挖好、間距夠不夠、底肥有沒有放好、拌好。種的過程要看下沒下雨,土夠不夠濕潤。調苗要與天氣銜接好,栽苗苗根打漿到沒到位,種下去種得夠不夠深、嫁接口有沒有蓋在地下,打沒打好頂。好不容易種下去,又開始擔心春天會不會太旱,夏天會不會太熱,雜草是不是該除,成活率怎麼樣,要不要補植。
等糾結完了這些,安頓下來,除草三年、下肥三年、管護三年,好吃好喝供著,讓它好好長身子。一直到了第四年,才開始讓她開花掛果。你以為這就完了?
茶籽這東西,一年只開一次花、結一次果、榨一次油。開花時擔心風大雨大,把花苞花朵都打掉。也擔心降溫太快,蜜蜂出不來採蜜授粉,也怕肥料跟不上、怕病蟲害上門。終於花謝了,又開始擔心果子掛不掛得穩、坐不坐得住。果子坐住了,又開始擔心七八九月的颱風雨水是不是如期而至,又影響出籽、出油率。
終於,當所有的這些擔心都結束,到茶籽採收的季節,新的煩惱接踵而至...會不會有人偷?會不會整天下雨采不了果錯過時間?讓茶果落下發霉?產量和出油率怎樣?仿佛是一場大考結束,等著公佈成績。
採收結束,榨油完成,聞著油香,看著金黃,但覺苦盡甘來,一切的苦也值得。同時,又得開始安排施冬肥、考慮修剪,新的一年又開始循環。
所以說,山茶油為什麼都有點苦,苦中帶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