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冬天,或會驚奇的發現,山茶油出現白色絮狀物或是結晶,如一條白色絲帶瓢浮在油中。請不必緊張,這只是物理特性,如不同植物油有不同烟點,本身不影響食用。
山茶油的主要是脂肪酸組成是油酸、亞油酸、亞麻酸、棕櫚酸、硬脂酸。每一種脂肪酸的性狀、沸點、熔點等特性不同。其中的油酸,含混甘油三酸酯,其熔點為≤5℃。因此,山茶油存放溫度長期低於5℃時,或會出現白色絮狀或結晶,花生油的凝固點更高,大約低於12℃。這現象也會發生在不同植物油,更多的出現在未經精煉的毛油身上,那就是初榨油的必然現象。
精煉油理論上是通過了”冬化”這道工序,人為地把山茶油中的飽和脂肪酸甘油酯分離出來。視乎工序的深度,這現象或會減少,”冬化”溫度的高低,決定分離不飽和脂肪酸甘油酯的比例。
一般而言,當温度回升,結晶或絮狀物自然融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