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,是導致胃癌的誘因之一,也是一種慢性病。其發病原因包括幽門螺旋菌感染、藥物損傷、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多、精神因素、遺傳因素和其他因素等。其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。
山茶油有沒有抗胃潰瘍作用呢?
臺灣陳榮洲做過一組實驗:以大鼠用酒精及臘酸分別誘發急、慢性胃潰瘍。兩種胃潰瘍模型均分為三組:山茶油治療組、沙拉油治療組和對照組。結果顯示,山茶油具有胃潰瘍癒合及保護急性胃黏膜損失的作用。山茶油抗急性胃潰瘍的作用機理,除了本身脂肪油具有保護胃黏膜損傷外,另外含有維生素E(山茶油中維E含量為:10-70mg/100g)和固醇類成分有密切關係,維生素E能改善黏膜層的血流作用,固醇類成分有抗炎作用。
在中國古代,山茶油護胃的作用也有記載,清代趙學敏著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有“茶油可潤腸、清胃、解毒、殺菌”的描述。《中國藥典》(1995年版)中記載茶油能清胃潤腸,可治痧氣腹疼、急性蛔蟲阻塞性腸梗塞、習慣性便秘等。
山茶油中的角鯊烯(100-200mg/100g)、茶多酚、山茶皂甙、維生素E等成份具有殺菌消炎、修復細胞的作用,常吃山茶油可降低幽門螺旋菌感染的機率,同時也可保護胃黏膜、修復受損黏膜,增強腸胃消化功能,預防胃潰瘍的發生。
所謂病從口入,要避免胃部、消化系統疾病,先要避免不良飲食習慣。山茶油只是充當輔助、保健的角色。真不幸患病,當然還是要找醫生,要吃藥。